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法规 > 劳动保障法规

劳动法规

劳动保障法规

广州市关于对职工伤、病劳动能力签定暂行办法
时间:2013-03-26 15-35-21
广州市关于对职工伤、病劳动能力签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正确开展职工伤、病、残、职业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州地区企业(含私营、个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团体)。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成立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劳鉴会),委员会成员由同级劳动、卫生、人事、工会、民政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同级劳动局。

区、县劳鉴会的成员名单应报市劳鉴会办公室备案。

企业主管局(总公司)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劳动或人事部门负责。

各企业、单位应成立劳鉴会或者劳鉴小组,由行政领导、劳动、人事、医疗、工会、安全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并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第四条 市、区、县劳鉴会应指定有关医务技术人员组成内科(包括肺结核病科、精神病科)、外科(包括普通外科、胸部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骨科、眼科、神经科(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职业病科等九个医务技术鉴定小组,负责对重大争议的伤、病、残、职业病劳动能力状况作出医学科学技术方面的鉴定。鉴定是处理案件的依据。

第三章 职责任务

第五条 市劳鉴会的职责:

一、宣传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意义,贯彻执行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政策、规定;

二、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订和修改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办法和鉴定标准;

三、监督、指导、协调各劳鉴会(小组)工作,总结和推广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先进经验;

四、审查、鉴定、确认各单位需要呈报的职工因工负伤、职业中毒、职业病和非因工伤、病以及医疗终结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报告;

五、处理有关区、县劳鉴会或基层劳鉴会(小组)需要终审确认的劳动能力鉴定争议的案件。

六、对企业职工工伤赔偿、伤病提前退休、退职问题进行审查、鉴定。

第六条 区、县劳鉴会的职责:

区、县劳鉴会负责其所属各单位的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并应按照本办法第五条 第一、三、四项执行。凡经市劳鉴会批准的,可同时执行第六项。

第七条 基层劳鉴会(小组)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

二、对职工伤、病休息定期组织复查,确定职工伤、病医疗终结时间并同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安排复工或其他处理意见;

三、收集、整理和保存与职业中毒、伤亡事故等有关的材料(如事故报告、原始病历或病历摘要、诊断书、X光照片、现场证明等)。对需要研究、审定的事故材料应提出意见,并负责提交有关行政部门处理。

四、根据指定医疗、防治机构的有效证明,对伤病职工审查确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隶属关系报请市、区或县劳鉴会认可后,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第四章 管理制度

第八条 各级劳鉴会(小组)应建立工作制度,有关鉴定标准的重大修改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出现的带政策性的重大问题,要经委员会成员半数以上讨论决定。劳鉴会办公室或专(兼)职人员,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外,每年要定期向委员会汇报工作。

第九条 劳鉴会(小组)必须备有印鉴、会议记录,建立、健全劳动能力鉴定资料、档案、报表、呈报审批等制度。

第十条 区、县劳鉴会和主管局(总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须定期向市劳鉴会汇报工作,及时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劳鉴会应经常督促、检查各级劳鉴会(小组)的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劳鉴会(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处理好本职范围内的鉴定工作,要坚持逐级鉴定、逐级裁决的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