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黑龙江绥化:“383工作法”织密农民工工资保障网
时间:2025-11-06 10-46-31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社局推行开工阶段“三项宣传”、施工阶段“八个必检”、验收阶段“三个必核”的“383工作法”,构建全流程、闭环式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推动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从“分散治理”向“系统集成”转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开工阶段“三项宣传”,筑牢“思想防线”

以“宣传先行、责任前置”为原则,推广“发清单、签承诺、广告知”三项宣传举措,即向建设、施工单位发放《权责清单》,明确各方义务;组织企业签订“零欠薪”承诺书,压实主体责任;发放“绥化市劳动保障服务便民卡”,在县域各村(社区)、零工市场、在建项目、重点企业全覆盖张贴“龙薪码”维权二维码,拓宽投诉反映渠道,营造“依法用工、按时付薪”的浓厚氛围。

施工阶段“八个必检”,拧紧“监管螺丝”

以“清单化检查、常态化监督”为抓手,明确“八个必检”事项(即“六项制度”落实、按月考核工作量、现场维权告示设立、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按月发放、劳动用工平台数据更新、农民工生活休息保障以及问题整改情况),通过日常巡查、随机访查、大数据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企业用工不规范、工资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制度落实不打折扣。

验收阶段“三个必核”,守住“收尾关口”

以“人走账清、痕迹可查”为目标,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作用,明确“三个必核”要求,即离场结算必核,检查农民工工资是否足额结清;欠薪情况必核,排查是否存在未解决的欠薪线索;资料管理必核,查验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等资料是否完整归档,确保项目验收前无欠薪遗留问题,实现全链条可追溯。

今年以来,通过“383工作法”的全面推行,全市已为545名农民工追发薪资1686.45万元,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投诉量同比下降35%,切实以制度创新守护农民工“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