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内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内新闻
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多方举办劳动争议实战研习会
时间:2025-11-04 11-47-53

为深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人社事业“大就业”工作格局,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打破维权与就业服务壁垒,通过组织“劳动维权+就业帮扶”专项活动,为当事人提供就业配套暖心服务,有效推动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与就业环境优化深度融合。2025年10月31日,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河区就业服务中心和智联招聘,共同举办了《“HR+法律”双视角下的劳动争议实战研习会》。本次活动聚焦企业用工合规建设,通过“仲裁+法律+HR管理”三维协同机制,引导企业从源头防范劳动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为劳动者营造更公平、更稳定、更有保障的就业环境。

聚焦源头治理,搭建“仲裁+就业”融合新平台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用工形态多元化,劳动争议案件呈现类型复杂化、诉求多样化趋势。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始终秉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裁审衔接、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将仲裁职能向就业服务前端延伸。本次研习会正是落实“劳动仲裁+就业帮扶”任务指标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提升企业用工合规水平,从制度层面减少劳动纠纷,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增强就业稳定性与获得感。

活动吸引了天河区近40家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法务代表参与。广州仲裁院派出资深仲裁员全程参与,与智联招聘HR实战专家、专业劳动法律师组成“三位一体”导师团,围绕真实案例开展沉浸式教学与互动研讨,推动企业从“被动应诉”向“主动防控”转变,为劳动者构建更可持续的职业发展生态。

创新研习模式,打造“三维赋能”实战新体验

本次研习会打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首创“圆桌讨论+模拟法庭+专家门诊”立体化研习体系,实现法律逻辑、裁判思维与管理实务的深度融合。

一是模拟法庭还原真实仲裁场景,强化风险感知。活动开场即开展全流程劳动争议模拟仲裁庭审,由市仲裁院工作人员分别扮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市仲裁院仲裁员陈炳区主持下,围绕典型争议案件展开庭审调查、举证、质证与辩论。仲裁员陈炳区在庭后专门分享“上庭注意事项”,从裁判者视角揭示企业常见举证疏漏与程序瑕疵。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企业代表直观感受到仲裁审理的严谨逻辑与证据规则,深刻理解“合规不是成本,而是保障”。

二是圆桌讨论激发集体智慧,共商合规路径。在律师主导下,参会企业分为6组,围绕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加班和年休假争议等高频高发案例展开深度研讨。每组在梳理法律关系、拟定应对策略后,由代表上台分享。随后,仲裁员从“如何判”、律师从“为何错”、HR专家从“如何防”三个维度进行交叉点评,帮助企业跳出单一视角,建立“法律—管理—执行”全链条风控意识。

三是专家门诊提供精准服务,破解个性难题。活动尾声设置“三专家门诊”环节,由仲裁员、律师、HR专家联合坐诊,为企业提供限量一对一咨询。多家企业带着实际用工难题现场“问诊”,获得兼具法律效力与管理可行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私属顾问式”服务,不仅解决个案问题,更推动企业将合规理念嵌入日常管理流程。

强化协同联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

本次研习会是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深化“劳动仲裁+就业帮扶”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与天河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及市场化人力资源平台(智联招聘)的紧密协作,实现了政府引导、专业支撑、企业参与的良性互动。活动不仅提升了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更从制度层面为劳动者筑牢就业权益“防护网”——当企业用工更规范,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参保率、工资支付保障度自然提升,就业质量与职业安全感同步增强。

下一步,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持续推进“就业帮扶”机制创新,并结合“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企业约谈”等举措,推动劳动争议由“事后调处”向“事前预防”转型,真正实现“以仲裁促合规、以合规稳就业、以就业惠民生”的工作目标。

【纠错】责任编辑:周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