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城以才兴,才赢未来。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开创精致城市建设新局面的进程中,山东省威海市高标准打造国际人才港,通过集成化、高效化的人才服务体系,为城市发展汇聚全球智慧、激活创新动能,书写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精彩篇章。
顺势而为 锚定战略建港湾
建设国际人才港,是威海市深度融入国家战略、驱动城市能级跃升、打造优质人才生态的关键举措。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威海市始终将人才工作置于战略高度谋划,积极响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部署,以国际人才港为重要载体,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威海市人社局局长朱建超表示:“当前,威海正加快打造精致城市典范和对外开放新高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海洋生物等未来产业的布局迫切需要高端人才支撑。国际人才港的建设为城市转型升级装上了智力引擎,通过高效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威海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威海市高度重视优质人才生态建设。国际人才港整合组织、人社、科技、工信、公安等多部门的服务职能与政策资源,构建起覆盖人才工作与生活全场景的服务体系。人才从抵达威海的那一刻起,便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诚意,爱上这片宜居宜业的发展沃土。
四位一体 创新模式优服务
威海国际人才港创新构建“空间+功能+服务+数据”四位一体模式,为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打造特色鲜明的产才融合生态圈。
在空间布局上,国际人才港深度嵌入威海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并与中韩自贸区实体产业园、海工装备产业园等多个园区联动,形成516亩连片空间、126万平方米载体集群。这里不仅是办公区域,更是紧密关联的产业聚集区,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在功能设置上,国际人才港以“一港五平台九中心”架构,为人才提供全链条支持。威海市人社局副局长张华明介绍,“一港”作为总枢纽,统筹资源、链接全球;“五平台”依托中国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省部级平台,夯实引才、育才、创业及成果转化基础;“九中心”则构建起覆盖政策咨询、创业孵化、生活保障等全场景的服务网络,为人才从落地到扎根保驾护航。
在服务保障上,威海聚焦人才创业、创新、生活三大核心需求,打造全周期服务生态。创业方面,1600平方米众创空间可“拎包入驻”,7.2万平方米科创孵化园助力企业加速成长,还有顶尖导师团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营”提供专业指导。
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是优质创业服务的受益者。通过“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营”,企业获得专业的投融资对接服务,导师团队协助梳理商业模式、完善融资计划书,并帮助对接多家产业投资机构。同时,企业通过对接高层次人才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创新支持方面,威海积极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对接会等活动,联动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智研究院等平台,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米”。生活服务方面,1256套人才公寓可免费入住,11万平方米活力街区、双语学校、国际医疗中心提供配套保障,“食宿娱行购5分钟生活圈”让人才工作有舞台、生活有滋味。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威海依托“英才威海网”,打造留学人才服务、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线上专区,30项高频服务实现“掌上办、随时办”。从政策咨询到补贴申领,从学历认证到岗位匹配,做到“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凸显特色 打造枢纽强磁力
威海国际人才港凭借特色优势,不断提升东北亚人才枢纽的核心竞争力,构筑吸引全球英才的强磁场。
作为山东省面向日韩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威海国际人才港已成为日韩人才交流的“黄金枢纽”。这里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有效期不超过5年、停留期不超过180日的多次签证以及1至5年的居留许可服务,还设立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企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定期举办中韩人才交流大会等。
面向外国专家,威海国际人才港提供从入境安顿、工作考察到项目申报、市场准入的全周期服务,让外国专家不仅“来得了”,更能“干得好”。
威海市还创新推行“1+N”企业年金集合管理模式,以智慧谷园区为统一委托人,园区内企业提交申请即可加入年金集合计划,还可自主选择缴费方式、待遇确定机制和投资策略。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助力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人才集聚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如今的威海国际人才港正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运营机制,打造成为当地一个新的文化地标。未来,威海市将在各区市复制推广人才港模式,形成主港引领、分港联动、全域覆盖的人才服务体系,让这座面朝大海的人才港湾持续迸发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