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内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内新闻
凝聚和谐合力 传递法治温度 ——黑龙江绥化多举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时间:2025-09-05 11-42-28

“原来没签劳动合同也能维权,这下心里有底了!”近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一家商场的咨询点前,外卖骑手王师傅拿着刚领到的宣传手册,对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解答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绥化市人社局以“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打出宣传引导、机制创新、多元化解、源头治理“组合拳”,推动企业用工更加规范,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加坚实。

宣传引领 提升劳动者维权“安全感”

今年6月至7月,绥化市开展劳动关系宣传月活动,成为绥化市人社部门普法惠民的重要窗口。

活动中,人社、工会、工商联、司法、妇联等部门协同发力,组建11支宣传小分队,在商场、办事大厅、广场等20处人流密集区设立咨询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约1.3万份,为2500余名群众解答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社保费缴纳等方面的疑问。各小分队还深入92家企业,为外卖员、快递员、农民工、环卫工人等群体“量身定制”普法内容,将“纸上条文”转化为实用的“身边指引”。

绥化市依托线上传播矩阵同步发力,通过“绥化人社”微信公众号、“绥化就业大集”等平台,发布劳动法律法规解读、维权案例分析等信息,总阅读量近6000人次,推动“指尖学法”成为常态,让宣传普法触手可及。

在劳动关系宣传月期间,绥化市对167家用人单位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保费缴纳等情况。活动期间受理的112起劳动纠纷全部实现“快立、快审、快结”,以务实的工作态度传递法治温度。

机制创新 筑牢劳动关系风险“防火墙”

宣传月取得的扎实成效,离不开日常工作的积累。近年来,绥化市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在机制创新上持续突破,为劳动关系治理注入新动能。

针对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规模性裁员风险,绥化市人社部门推出劳动关系“四方协议”制度,明确原有和接续劳务派遣公司、用人单位、劳动者四方的权利和义务,构建风险共防、权益共保联动机制。该制度被评为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自主创新项目。

绥化市人社部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出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整合区域内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免费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制度建设、合同管理、纠纷处理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有91户小微企业签订托管协议,累计办理劳务关系事务126项,化解劳动纠纷58起,有效助力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合规发展。

此外,绥化市人社部门推出“新业态企业及劳动者问题需求清单”和“处理回执单”专项服务制度,精准对接外卖、直播、电商等领域劳动者和企业的诉求。截至目前,通过“清单式收集、闭环式处理”方式,解决新业态企业和劳动者诉求510件。

畅通渠道 织密权益保障“防护网”

“没想到线上调解这么高效,工资当天就到账了!”前不久,李女士通过劳动人事争议“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很快解决了与企业的工资纠纷。这得益于绥化市人社部门构建的“多层次、立体化”纠纷化解网络。

绥化市人社局与法院协同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自年初以来已成功处理案件36件。同时,联合总工会、检察院开展集体争议调处,为30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该市人社局还创新“检察+人社”协作模式,建立农民工讨薪、民事支持起诉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有效畅通劳动者维权通道。

在基层一线,88个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扎根市县企业、乡镇街道及“五师一室”(职工法律援助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创新创业指导师、劳动安全咨询师、身心健康引导师和职工权益纠纷调解室),270名专业调解员主动靠前服务,实现劳动纠纷“家门口”化解。人社、法院、司法等六部门还联合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委员会”,实现10个县(市、区)全覆盖,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开辟维权“专窗”,让权益保障更加精准有力。

此外,绥化市人社局构建“专网、专窗、专线”立体化通道,线下设立11个举报窗口,线上整合电话、欠薪平台、“龙薪码”等渠道,截至目前,共受理欠薪案件69件,为598名劳动者追讨工资。

源头筑基 绘就和谐稳定“同心圆”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关键在于源头预防。绥化市人社局以“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推动企业与职工“双向奔赴”。

该市人社局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创建活动,联合工会、工商联推广集体协商制度,推动246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覆盖职工1.38万人,让“协商共事、权益共享”逐渐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同时,聚焦保安、保洁等群体,与工会联合发布关心关怀倡议书,营造“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从宣传月的‘法治星火’到日常工作的‘持续发力’,我们始终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核心,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感受到公平与保障,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规范中稳健成长。”绥化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