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 闻
以标准化建设带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海南省人社厅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纪实
时间:2023-11-27 11-32-32

近年来,海南省围绕公共就业服务板块,对标自贸港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通过构建实施《海南省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2022年)》,探索出了一条以标准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全域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

海南省利用“省管市县”的特点优势,建立省级主导、市县参与、全省执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

首先是同城化联动。将省本级和除三沙市以外所有市、县、行政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纳入试点,基本实现全省覆盖,编制实施工作指南,统一试点事项名称、申请条件、办理材料、工作流程、审结时限等,实现全省经办统一。

其次是示范性带动,设定试点运行、推广实施两个阶段。2022年5月,选取省本级、海口、琼海3个单位先行试点,打造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样板间”,探索形成比较成熟的经验后,2022年7月,在全省范围推广实施。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是省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标准化建设以后,新设了职业指导室,从全省各行业筛选100名专家为职业导师,每个工作日轮流在职业指导室值班,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的职业指导服务,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该局每周举办两场招聘会,每场安排两名以上职业导师,现场为约30人次提供咨询服务。

最后是督导式推动。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就业指导处副处长李焕镇介绍:“我们建立分组指导、量化赋分机制,定期通报全省试点工作进度。邀请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估验收,将评估结果与次年就业补助资金分配挂钩。”

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更迭升级

海南省人社厅将试点延伸拓展到服务管理监督、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夯实基础,努力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升级版”。

制定实施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服务评价和改进标准,对工作人员着装、礼仪、用语等进行规范。建立服务评价和跟踪问效制度,强化服务监督。制定实施设施设备要求,改造服务大厅13971.66平方米,统一中英文标识标牌、公共就业服务标识,配齐基本便民服务设施。

“我们开发使用了新的海南就业服务管理系统,集成接入省政务一体化平台、‘海易兑’财政资金支付平台,提高数据共享、证照互认水平。”李焕镇介绍。

目前,省内22个试点事项中,16个实现一网通办、全省通办,办理材料平均审结时限压缩50%,服务好评率从95%提高至99%。

海南全省不仅可以一网通办,而且“服务半径”也明显缩短。海南省人社厅将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高频事项赋权给镇(街),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综合窗口,设置219家“海南就业驿站”,基本形成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公共就业服务圈。

陈林是儋州市人,在广东从事司机职业20多年。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父母日益年迈,2023年春节后,他决定回到儋州工作。由于年纪已经不小,一开始找工作并不顺利。后来,他就近联系海南就业驿站儋州那大站寻求帮助,经过驿站的人岗匹配,不到一个月,陈林成功入职当地某小学,成为一名校车司机。

纵深驱动公共就业服务创新发展

海南省人社厅还深化试点成果运用,探索工作新模式,助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驶入“快车道”。

李焕镇告诉记者:“我们打造了三个新模式,分别是‘创业贷款+信用村’模式、‘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和‘智慧就业’模式。”

“创业贷款+信用村”模式是构建“政银合作”新平台,形成“整村授信”“批量开发”普惠信贷模式,挂牌村(居)级单位平均获得贷款100万元以上,较挂牌前发放贷款增加80%以上。实行创业担保贷款“0纸质材料、5分钟申请、3分钟审批、出具担保函后1天内放款”的不见面审批模式。

孙思辉是海南益祥佰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说,新冠疫情发生后,公司经营一度陷入困境。2022年1月,他从海口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获得100万元授信,2023年再次获得200万元授信,业务办理过程便捷高效,放款周期短,特别是额度上限增加,帮助公司迅速走出困境。

目前海南已创建41个试点信用示范村,采集并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453户,授信726户。

旅游业是海南的主导产业。围绕这一产业,海南省人社厅开展了订单式“预制”服务,完善琼南九市县、大三亚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合作机制,每年推送岗位需求信息不少于4万次,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加强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立人才夜市、就业驿站等劳动用工对接平台。

就业监测是帮扶就业的前瞻性措施,海南省人社厅为此打造了“智慧就业”模式。建设全口径就业信息动态监测系统,精准掌控各区域、各行业、各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实现省、市、县(区)、乡镇四级就业监测,以及城乡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园区就业和灵活就业数据统一管理,强化失业风险预警。

未来,海南省人社系统将全面、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便利化、均等化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