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流动仲裁别样风景
时间:2014-07-15 09-49-20

    2014年6月5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街道办事处,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流动仲裁庭正在公开审理一起企业与职工因工伤事故引发的工伤待遇赔偿劳动争议案件,辖区内10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与旁听。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仲裁庭审及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签署调解书。这起赔偿工伤待遇劳动争议案件在家门口解决了,同时也为辖区内企业主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法律法规宣传课。

  这是海淀区仲裁院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的一幕。其实,该院流动仲裁庭从2012年开始就一直活跃在该辖区的街镇里。


  变坐堂问案为流动仲裁


  海淀区高等院校多、高新技术企业多、中小企业多。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区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处于持续高发态势。仅2008年至2010年3年间,海淀区仲裁委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就达到31585件,占全市案件量的17%,且争议案件呈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广泛化、案情复杂化等特点。由于案多人少,仲裁部门长时间处于 “五加二、白加黑” 的被动办案状态。2011年,海淀区仲裁院作为北京市首家仲裁院建成启用后,尽管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能有较大提高,但因案件保持高位运行,办案压力依然很大。

  严峻的案件压力呼唤着创新办案机制。海淀区仲裁院深刻剖析产生劳动争议的原因,发现劳动争议主要是由于用人单位用工管理不规范、对劳动法规政策了解不清或运用不当而引发的。一个大胆的设想便开始在该院领导层酝酿并很快形成共识: 与其关起门来被动办案,不如走出去“公开庭审”,打一场预防劳动争议的主动仗、进攻仗。

  于是,该院打破过去 “坐堂办案”的传统做法,自2012年开始尝试流动仲裁庭进街镇活动。2012年3月28日,他们将试点选在学院路街道,同时邀请辖区内近100家企业代表及街镇调解员旁听案件庭审全过程。庭审结束后,仲裁员结合所审案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给旁听人员详细讲解,当场逐一解答提出的疑难问题,并帮助企业完善规章制度,自觉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这次活动引起了街道和企业的强烈反响。参加旁听的人员普遍认为:流动仲裁庭进街镇活动形式新、接地气、效果好。通过旁听案件庭审全过程以及与仲裁员互动,他们了解到不少劳动法律知识,找到了很多规范劳动用工的办法。

  打这以后,海淀区流动仲裁庭进街镇活动越来越受到企业和街道调解员的欢迎。 从邀请他们参加,到他们主动要求参与,在旁听中学习,在旁听后规范,对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据海淀区仲裁院院长张华珍介绍,开展流动仲裁庭进街镇活动两年多来,有70余件劳动争议在参加旁听的企业禁于未萌、 止于未发。街道调解员通过参加这一活动,结合仲裁员所审案件学习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调解劳动争议的能力,两年多来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近200件。


  变零打碎敲为常抓不懈


  在海淀区仲裁院开展流动仲裁庭进街镇活动之初,由于处于尝试摸索阶段, 活动还只是零打碎敲,主要是针对辖区内一些劳动争议高发的企业,选择一些案情相对明确、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街道开设流动仲裁庭。从2013年开始,该院加大了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的频率和密度。该院本着就近、快捷、高效原则,对案情简单、标的额较小的劳动争议案件直接由街镇调解中心先行开展调解工作,尽量就地解决纠纷; 调解不成的,海淀仲裁院以流动仲裁庭的形式到企业所在地的街、镇现场开庭审理,由街镇调解中心邀请辖区内同行业企业旁听仲裁庭审全过程。庭审结束后,仲裁员与旁听企业代表和基层调解员互动,通过案件处理和以案释法,使旁听企业进一步了解并更好地执行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等法律法规, 规范用工管理,实现了 “处理一案教育一片、减少案源”的良好效果。

  目前,这一活动已日趋常态化。仅今年上半年,海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已在北下关、东升、马连洼等17个街镇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28次,旁听案件开庭审理的企业累计达500余家。自2012年至今,该院已在辖区街镇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51次, 参加旁听的企业累计约1900家。

  张华珍深有感触地说: “流动仲裁庭进街道活动,不仅拉近了政府与企业的距离,提高了仲裁部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也为仲裁部门与用人单位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在庭后的互动交流阶段,面对旁听人员的踊跃提问,仲裁员用以案释法、指点实践等多种方式予以解答,达到了一般培训形式难以达到的效果。通过与企业交流,也为仲裁机构更好地把握隐性劳动争议、连锁劳动争议、群体劳动争议提供了重要信息,形成信息有人传、苗头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的良性动态联动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辖区内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开展不开展流动仲裁庭进街道活动,效果真是大不一样!”

  如今,海淀区仲裁院的流动仲裁庭已经成为辖区内街镇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