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内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内新闻
链上共建 共治共享 ——山东东营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径
时间:2025-10-10 10-18-03

山东省东营市是全国重要石油化工基地、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地,相关产业发达,市场主体众多。近年来,东营市将产业链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列为重点改革任务,积极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样板,在黄河流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系统谋划 构建协同治理新体系

东营市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长制”作用,聚焦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生物医药、橡胶轮胎、造纸等主导产业,选取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神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作为示范,着力打造“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劳动关系治理新格局。

通过培育引导龙头企业达到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帮助其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室,并将劳动关系状况作为合作企业遴选的重要参考,东营市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同步规范用工管理。目前,全市重点产业链已实现劳动关系治理方案全覆盖。

“作为石油装备领域的‘链上龙头’,我们自身要做到职工权益有保障、用工管理规范化,更应带动上下游小微企业共同走‘和谐发展’之路。如今在选择合作商时,我们优先考量其劳动关系状况,只有伙伴企业的员工安心稳定,整条供应链才能持续健康运转。”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表示。

东营市建立“链主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治理机制,构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三级监测网络,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实施动态监测。通过跟踪用工稳定性、薪酬福利等核心指标,精准识别潜在风险,提前介入干预,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级监测网络是劳动关系‘预警哨’,我们密切关注职工关切度高、企业问题易发环节,一旦出现风险苗头,立即联合链主企业和行业协会协调处置,实现防患于未然。”东营区辛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介绍。

调解优先 打造多元调处新格局

针对产业链劳动争议涉及主体多、关联广、化解难的特点,东营市积极构建多元调处平台,推动劳动争议实现高效闭环解决。

东营市深化裁审衔接机制,开发“裁审衔接办公平台”,提升仲裁与法院协同预防化解争议的能力。同时,持续优化在线调解服务,推广“黄河口云仲裁”平台,探索“异步审理”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劳动者维权“零距离”。

通过机制创新、流程再造、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东营市构建起“信息互通、处置协同、服务衔接”的劳动争议“防调裁”一体化机制,形成劳动人事争议案前调解与裁前调解、仲裁调解与科室调解、专业调解与人民调解、企业工会调解与商会协会调解相结合的“八调衔接”工作机制,显著提升了劳动争议处置效能。

“‘八调衔接’机制的核心是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把成本降至最低。现在企业遇到劳动争议,首先选择调解,既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又维护了产业链合作生态。”东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说。

东营市坚持“立案先调、开庭必调、裁前再调”,将调解贯穿争议处理全过程。对于争议较小的案件,通过柔性调解快速结案。该市还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内部协商机制,打造“一家人”调解品牌,并在商圈、新就业形态等领域推进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

重心下移 夯实基层服务新网络

东营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工会协调、社会参与”原则,将劳动关系服务有机融入基层治理网络,打通服务企业与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统筹协同、高效联动的治理格局。

东营市积极打造“平安综合体”工作模式,建立县区、镇街、社区三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形成矛盾调处平台化、力量介入多元化、服务支持体系化以及运行管理“一条链”的“三化一链”解纷机制。镇街、社区设立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引导职工理性维权,及时化解矛盾隐患,形成“大治理、微循环”体系。

东营区文汇街道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站长表示:“社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是企业和职工的‘家门口调解点’,不用跑远路、不用请假,矛盾就地解决,做到问题不隔夜、服务‘零距离’。”

“我是社区网格员,也是服务联络员,负责向企业发放用工指南、为职工讲解政策法规,把政策和服务送上门,让大家知道有问题找我们,不用跑远路。”垦利区杨庙社区网格员表示。

企业层面,东营市以东营区为试点,在宏业建安、理想之城等项目工地设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在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工程等项目现场设立“调解工作服务站”,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从源头防范化解劳动争议。

文化引领 提升和谐发展软实力

东营市通过文化引领与法治保障双向发力,为产业链供应链注入和谐稳定的持久动能,推动重点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准确率大幅提升、劳动争议发生率显著下降。

东营是春秋时期军事家、思想家孙武的故里,该市深入挖掘孙子文化中“和合共生”的思想内涵,将“上下同欲者胜”等传统智慧融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东营市在孙子文化园设立和谐劳动关系文化教学点,引导职工树立敬业诚信、互助共赢的职业理念,增强企业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认同。

“在文化园设立教学点,不是简单讲授典故,而是让大家理解‘企业与职工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发展共赢。”广饶县孙子文化旅游区管理中心副主任表示。

同时,东营市持续加强法治保障,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与争议调解程序,组织仲裁员、监察员深入企业开展合规用工指导,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开展送法服务是为了帮助企业堵漏洞、防风险,从源头上减少争议纠纷,让企业能专注经营、职工能安心工作,这是‘法治为民为企’的落脚点。”东营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纠错】责任编辑:贾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