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专区 > 劳动就业与职业介绍
政府专区

劳动就业与职业介绍

“幸福里”的幸福生活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走出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新路子
时间:2023-10-11 09-14-49

初秋时节,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的蓝莓种植基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以前我们去外地打工,收入不稳定,每个月除去生活花销后也没剩什么钱。来到‘幸福里’社区后,务工稳定收入有保障,还包吃包住,我们一家人都很满意。”来自永仁县的蓝莓采摘工人杨中彩说,如今,她每个月收入能有4000多元,感觉心里很踏实。

这样的幸福生活,来自“幸福里”社区的积极探索。“幸福里”社区通过搭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人社系统稳就业工作现场推进会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以打造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为突破口,积极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协同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难题,促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走出了组织化就业促增收的新路子。”云南省就业局局长刘国彬说。

搭建“管家式”劳务平台

让难点变亮点

在永仁县,芒果、蓝莓等特色林果产业发达,用工的阶段性、“脉冲式”特点突出,1468家种植企业长期存在招工难问题,当地劳动力又普遍面临工作难找、岗位不稳定的困境。

永仁县不断创新思路,由县国投公司组建劳务公司,搭建“幸福里”社区平台,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构建弹性精准用工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上门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服务,实现“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安心生产、群众省心务工”。

“劳务平台的搭建,既解决了用工、就业两难问题,又避免了劳务市场无序竞争,提高了企业用工效率,吸引果业龙头企业落地投产,推动老化低效果园‘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向精深加工拓展,走出人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刘国彬说。

目前,“幸福里”社区共吸纳产业工人235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41人,县内务工人员1456人,县外务工人员895人,累计为企业提供用工12.8万人次。

营造“家庭式”用工环境

让外出变回流

沙丽芬在外务工多年,2023年选择回到家乡永仁县就业。

“如今,家乡的就业优惠政策很多,不仅帮忙对接工作岗位,还提供特别多的保障服务,让我们打工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沙丽芬说。

在搭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的基础上,永仁县当好务工人员的生活“小管家”,创新营造“家庭式”用工环境,让务工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无“后顾之忧”。

永仁县人社局局长陈永德介绍,该县通过租赁盘活闲置校舍、敬老院、办公楼等低效国有集体资产,配套建设食堂、洗浴室、卫生间、洗衣房、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并将县客运企业纳入服务网络,上下班专车接送,免费提供吃住行一体、工作生活学习兼顾的综合保障。同时统一参加工伤保险,打造“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往返接送”的务工环境。

“我们充分发挥‘国投劳务+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的优势和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形成技术上相互交流、工作上相互帮带、生活上相互关心的一家亲氛围。通过解决务工人员基本生活问题,稳定了产业工人队伍,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多渠道吸引各方群众务工就业。”永仁县人社局副局长李佳奕说。

目前,“幸福里”社区共吸引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永定镇、猛虎乡、云龙芒果基地3个可容纳1600人的“幸福里”社区“复制版”已经建设完成。

探索“员工式”规范务工

单打独斗变合作共富

“以前我们基本上是打散工,哪有活就去哪,非常不稳定。现在县里给我们提供培训,让我们提升技能增加收入,感觉心里特别踏实。”永仁县的殷波说。

永仁县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利益共同体,聚焦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基地+社区”模式定期开办农民“大讲堂”,组织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家风家教、法规法纪等方面的辅导培训,推动传统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着力打造“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劳务品牌。

同时,永仁县注重加强权益保障,全力保证务工人员工资支付,引导企业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幸福里”社区大部分务工人员月工资达到4500元,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产业工人致富路。

“未来我县将进一步完善‘基地+社区’模式培训,开办技能大讲堂,将幸福里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工人教育培训中心。同时,将不断健全完善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入股经营渠道,鼓励务工人员连片承包管理,让企业和务工人员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农民稳定就业、收入持续增长。”永仁县人社局副局长许明翠说。

加强“一盘棋”统筹建设

典型经验变全省品牌

永仁县依托林果产业优势,创新建设“幸福里”社区,构建“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新模式,打造企业招工与群众就业“直通车”,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这样的探索,在云南省很有典型性。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全省推广。

“省政府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学习经验,建立省级统筹指导、部门协同联动、州(市)和县(市、区)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在16个州(市)分别建设1-2个各具特色的‘幸福里’社区,将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经费列入本级预算,人社、发改、财政等部门共担责任、共商举措,统筹推进建设任务,打造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云南省人社厅副厅长胡小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