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专区 > 劳动安全卫生与监察
政府专区

劳动安全卫生与监察

为50万新业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福建厦门建立“服务+保障+监测”服务体系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时间:2023-09-28 09-2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厦门市约有5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包括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电商、直播从业者等,已成为城市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厦门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吴目国说。

为补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共服务与权益保障短板、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专题研究并出台了一批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公共服务政策举措,建立了“服务+保障+监测”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形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厦门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维权有地“说”

“非常感谢权益保障中心调解员的帮助,让公司撤销了对我的处罚,退回了罚款。”在厦门干外卖配送员的廖开福说。他在配送外卖的时候不小心误触手机屏幕,将配送中的外卖点了送达,发现失误后,他及时向收餐顾客说明了情况,结果还被公司处罚扣款。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廖开福来到了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投诉,请求调解。经过权益保障服务中心调解员调解,最终公司退回了廖开福被扣的55元罚款,同时撤销了处罚。

“以前这种情况自行申诉是没用的。”廖开福高兴地说,“如今权益保障中心就像是我们的‘家’一样,感觉特别温暖,当我们需要维权的时候,有个诉说的地方。”

为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处置效率,厦门市设立了实体化、一站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权益保障中心由厦门市人社局牵头,汇集了市总工会、市司法局等27个民生服务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设。设置全市统一接访窗口、调解室和技能提升、安全培训等服务点,建设线上维权平台和“新就业形态权益服务”二维码,并提供案件受理、纠纷调解、就业创业等一站式权益保障服务,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求助有道。

同时,引入法律援助、工会调解、政府部门服务站点、平台企业服务站点等进驻中心,建立调解工作制度,按照即接即处、先行调解的服务模式,及时调处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厦门市人社局会同市司法局等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劳动者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形成矛盾联调、力量联动、信息联通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厦门全市人社部门共协调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327起,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和伤残补助金等299.87万元。

保障:伤害有地“赔”

“面向全市,不限户籍、不分行业”“每人每天0.4元,每人最高40万元保障”“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商业运作”……日前,厦门市人社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益鹭保”灵活就业人员意外伤害险等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为提高灵活就业人员抵御职业伤害风险能力,厦门市推出“益鹭保”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项目。吴目国介绍,“益鹭保”实行“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商业运作”的运营模式,面向厦门全市灵活就业人员,不限户籍、不分行业类别,年龄覆盖16-65周岁,采用统一收费及赔付标准。同时,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时间不确定的特点,特别设计按日参保、按日计费,其中50%保费由财政资金予以补贴,以充分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经济负担。“益鹭保”可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职业伤害导致的死亡、伤残、医疗费及住院津贴,最高赔付可达40万元。

据了解,目前,“益鹭保”已在厦门市设立40多个服务点,统一服务标准,并公开服务网点、服务专线,配备专用服务车辆;参保人员也可通过“i厦门”“厦门人社”公众号实现线上投保、出险报案,各区各街(镇)便民服务点收件理赔。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益鹭保”服务窗口,方便参保人员随时咨询。运行中将由厦门市人社局等部门多方监督,全面确保理赔流程公平公正。

监测:运行有人“看”

“厦门探索建立‘服务+保障+监测’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归集、数据整理,开展行业统计监测,规范了平台用工行为。”厦门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处长黄金墘说,各部门出台的各种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举措,如爱心驿站、爱心餐、免费矿泉水等,都在一体化信息系统可见可办可享,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就近服务。

厦门市坚持采取“多元共治”的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上,实现网络互通、功能互享,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近提供劳动法律援助咨询、企业用工管理诊断、企业用工和收入分配指导、企业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指导、劳动纠纷调解、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建设指导、职工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

一体化信息系统汇聚政府部门和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用工管理数据、新就业形态职业工种目录、新就业形态技能人才基础信息,通过数据治理、分析和深度挖掘,建立行业用工与劳动关系运行情况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监管服务和决策分析,努力实现用工监测、纠纷预防、争议化解、数据分析运用智能化,为权益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厦门市新就业形态领域所有主体和管理服务工作将全部在一个平台上管理、‘一张网’上运行,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全程评议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监测预警和决策分析支持一体化的管理新机制。”黄金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