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法规 > 劳资案例

劳动法规

劳资案例

员工拒将社保转入单位,可否辞退?
时间:2018-07-06 13-22-47


转载与劳动午报
   【基本案情】
  王某于2017年3月入职北京一家公司,担任销售专员职务。正式入职以后,他一直未办理社会保险转入手续。
  2017年6月,公司人事专员第一次催告王某立即办理社会保险转入手续,但王某以其社保在其他单位缴纳为由未予理会。
  2017年9月,人事专员第二次催告王某办理社会保险转入,但王某以其在外地出差为由再次搁置。
  2017年10月18日,公司以王某“拒不配合办理社会保险转入手续,损害公司利益”“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其劳动关系。当天,王某到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立案,申请裁决公司向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仲裁委审理查明,公司规章制度确实就员工社会保险转入程序及相关风险进行了约定。
  【申请人请求】
  王某申请裁决公司向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20000元。
  【处理结果】
  驳回王某的仲裁请求。
  【仲裁理由】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劳动者不配合用人单位办理社保转入手续,导致用人单位无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由此造成的法律风险由谁承担?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两个法律概念:(一)缴纳社会保险不仅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义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集中国家与社会力量,努力保障每个劳动者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社会保险法》及《劳动法》明确约定参加社会保险并非用人单位的单方义务,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共同义务。劳动者不希望缴纳社会保险的最根本原因,是其认为个人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这种情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人群:
  1.劳动者在其他单位或机构自行缴纳社保,缴纳基数较低,如按新的用人单位工资核算,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明显高于其他单位或机构自行缴纳的标准。出于个人目的,拒不配合办理社保转入手续。
  2.劳动者系享受失业金、国家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办理社保后有可能导致无法继续享受这些待遇。例如,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一旦此类人员入职新单位,就要到国家部门办理手续,退出优惠政策,不再享受优惠待遇。他们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隐瞒入职事实,欺骗用人单位和国家机关。
  3.还有一些劳动者仅看眼前利益,认为养老保险是许多年以后才能享受到的待遇,而现在缴纳社会保险就必然导致工资收入降低,故不同意缴纳。
  这些情形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将缴纳社会保险这一义务放到社会保险制度这个社会大背景之下来衡量。只有劳动者乐于且勇于承担社会保险缴纳责任,才能够使国家社会保险体系资金充裕,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保缴纳、支出机制,进而维护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下的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劳动者逃避缴纳社会保险,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国家社会保险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国家民生。
  (二)劳动者拒不配合办理社保转入手续,导致用人单位无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不但无法降低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反而增加了法律风险。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说,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其责任分担机制的一部分,如果不参加社会保险,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或者患有疾病,用人单位就必须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的经济责任,这些负担可能远远超过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所付出的成本。换句话说,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也是通过付出相对较少成本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未知的责任与风险。
  另一方面,从法律管理机制角度来讲,用人单位放任个人不办理社保转入手续,导致无法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的可以获得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依据《社会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还面临着被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如果因为员工自身的问题不配合办理社保,使企业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不仅会扰乱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也将企业置于不可预知的风险之中。既然员工的这种行为是存在过错的,且是带有主观恶意性质的,那么,企业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也就无可厚非了。
  综上所述,员工不配合企业办理社保转入手续的,企业从自身稳定、合理规避法律风险的角度出发,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的行为并无不妥。如果企业放任员工不办理社保转入仍继续用工,那就可能承担医药费、工伤补偿、生育津贴、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行政处罚等多重风险。
  关于企业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是否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这个问题,有观点认为可以参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关于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员工不配合企业办理社保转入手续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目前虽无明文规定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但此种情况应归到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这一类型当中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企业不用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本案的裁决即体现了这一理念。
  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陈宏